战后德国经济的实力

读者提问——什么解释了战后德国经济的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多年的战争、价格管制、定量配给、专利和顶尖科学家流失到美国,令德国经济遭受重创。然而,到1950年,经济的转型被投资、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称为经济奇迹–经济奇迹

战后繁荣的原因

社会市场经济. 1948年,食品和商品短缺,一个易货经济是普遍的。然而,在1948年,政府成功地解除了价格管制,恢复了市场经济。在德国,这种新的结构被称为“奥尔道自由主义结构秩序”。自由市场力量与人/社会因素的结合。

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开始,西德接受了马歇尔计划的资助。到1954年10月,这一数字达到20亿美元,仅占德国经济的5% (经济图书馆),但在经济和心理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德国经济也从驻扎在西德的盟军那里获得了可观的开支。然而,其他国家也接受了马歇尔援助和

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工人和资本转向工业。由于产量低、生产率低,随着西德赶上英国和法国等经济体,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大。一笔小投资就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追赶效应. 直到1973年,西德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赶超效应”,因为德国的GDP起点较低。

西德增长的原因

资料来源:西德增长与制度,1945-90年UCL

高资本投资.在战后时期,西德经济支持了高比率的资本投资,这是通过高储蓄/低消费和所需的低水平的替代而实现的。商业和努力工作取代了德国过去的历史。

国家投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速的经济增长和不断增长的实际收入鼓励政府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道路、火车、学校和社会福利网络。这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一个以贸易为基础的经济体来说非常重要。

贸易和出口. 德国经济以出口为导向。它受益于自由贸易和欧盟在减少贸易摩擦方面的作用。近年来,贸易变得更加重要。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1年德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占GDP的47%(世界银行).特别是,德国专门从事复杂的高附加值制造业出口,这使德国保持了相对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亚洲制造业国家的竞争优势。

德国出口-%-国内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迁移. 1950年,德国西部的就业人数从战后的高增长率上升到1980万,到1960年,就业人数上升到1980万。(链接失业率从10.3%下降到1.2%。(1950-1960)大量人口迁移使得劳动力供给具有弹性,因此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造成供给限制。在战后时期,这通常是德国少数民族离开前其他国家。西德尤其受益于东德劳动力的迁移——尽管这一迁移在1961年因柏林墙而停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移民来自土耳其、俄罗斯、波兰和罗马尼亚等更远的国家。

伦理价值.马克斯·韦伯在1904年写了一篇关于新教工作伦理的文章。在战后时期,努力工作是一个战败国家向过去妥协的出路。这可能与英国和法国的自满形成对比。有趣的是,德国人的工作时间并不是特别长。根据英国劳工联合会,德国工人每年的病假是英国工人的两倍。人们努力保持工作与休闲之间的平衡。但在工作中,人们期待着“Zeit ist Geld”——工人们被期望快速高效。与其说是整天呆在办公室,不如说是在工作中收获更多。

工会以及与企业的关系。在战后时期,工会被设计成大型的非政治性组织,而不是对抗性的组织。这可以与英国的劳资关系相比较,在英国,工会与企业关系不佳导致频繁罢工和企业中断。

德国的商业结构.企业的资金来自银行的长期投资,减少了对股市的依赖——这可能会助长短期主义。95%至99%的德国企业属于德国“中小企业”(Mittelstand)。链接)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为家族所有。

“德国的密特斯坦不看季度数据,而是考虑几代人。”

Fabian Wehnert,德国工业协会(链接

这些家族企业倾向于更长期的代际规划,而不是受制于上市公司的短期压力。

教育和培训. 在德国,职业培训更为重要。在学校,工作经验和职业培训作为一种选择受到鼓励。工人在整个工作生涯中继续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空间也更大。

德国央行的角色德意志联邦银行成立于1957年,其职责是控制通胀。德国人对魏玛时期的恶性通胀危机记忆犹新,强烈反对允许任何形式的缓慢通胀。德国央行(Bundesbank)创造了低通胀的声誉。经济中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这一宏观经济目标更容易实现,这导致了较低的结构性通胀率。

欧元提高了竞争力。自2000年欧元启动以来,德国经济的竞争力相对于欧元区南部经济体有所提高。

德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慢于其他国家,但德国货币没有像欧元区之前那样升值。这种竞争优势反映在经常账户盈余上(可以说,这种盈余给欧元区其他国家带来了问题)

德国的现代优势

德国竞争力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创新能力排名第一

弱点

虽然德国经济有许多优势,但值得简要提及的是某些劣势

  • 顽固的失业——特别是在东德。2014年,东德的失业率为9%,西德为5.4%。原因包括高福利金、结构性失业
  • 由于财政紧缩和不愿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近年来停滞不前。
  • 德国因受益于欧元低估而受到批评,这导致了欧元区内部的结构性失衡。
  • 不必要的紧缩阻碍了欧洲的经济增长。

相关的

对“战后德国经济实力”的思考

留下你的评论

项目已添加到购物车。
0项-£0.00